记者了解,西安市近年燃煤锅炉拆除,煤量锐减,“与2013年相比,2016年二氧化硫、PM2.5以及PM10浓度呈下降趋势。”昨日,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所长陈洁将近年来的污染物排放特征做了分析,二氧化硫浓度下降了58.7%,PM2.5浓度下降了32.4%,PM10浓度下降了28.4%。
陈洁告诉记者,二氧化硫经过转化变成硫酸盐,仅此一项对PM2.5浓度下降可达10%,这些变化说明大气治理的方向是正确的,西安对燃煤的治理效果明显。
数据显示,2015年来自工业中的二氧化硫占比由2013年的74.4%降低为58.1%,而城镇生活源的比例从2013年的25.6%上升至58.1%,工业污染下降,生活污染源反而上升,而生活污染源主要来自散煤等生物质燃烧。
此外,集中供热的锅炉产生的污染物也不容忽视,2015年西安市集中供热排放的二氧化硫为39%,高于电厂25%的二氧化硫排放。“西安市不能再新建独立的集中供热站了,可以利用现有电厂,给予其优惠政策或者补贴,提高热电厂供热能力,减少供热站的使用。”陈洁说。
建议
关中地区不再新增高煤耗产业
陈洁告诉记者,大气治理必然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冬季的气象条件更复杂、更不利。尤其进入供暖期,要改善得快,就要加快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排放量不是说降就能降低,它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非绿色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调整这样的结构,涉及复杂的社会因素,需要一个过程。
2015年关中各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表显示,铜川市为35.9%,渭南30.1%,西安20.2%,咸阳20.1%。
“2015年整个关中地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源比例高达78.2%,这说明一定要进行联防联控。大气具有流动性,西安工业污染减少,周边城市工业不减反增,也会给西安的大气治理带来压力。”陈洁建议,应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关中地区不能再新增高煤耗产业。同时,促进推动产业技术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配置,控制煤炭消耗总量,使用清洁能源及洁净煤。
此外,应开展散煤使用情况调查,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散煤燃烧减量化,譬如加大集中供热、天然气供给力度或补贴政策以及优质散煤的供应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农业秸秆综合利用工程,促进农村地区生活使用电能、燃气以及秸秆气化或液化设备的使用。
本文来源:西安晚报 记者 高乐
了解燃煤锅炉拆除:www.fandeliguolu.com